您好!今天是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发表时间:2019-12-14 16:12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址: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0/201912/t20191203_410649.html 教职成厅〔2019〕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现就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对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为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生力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任务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持续努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和吸引力不断增强,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德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导向性、引领性作用更加突出。 具体任务:到2022年,培育遴选百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校,发挥对区域内学校和校企合作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训万名德育骨干管理人员、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培育遴选百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千个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提升德育工作队伍的素质水平。遴选百个德育特色案例,建设万个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推广典型做法、先进经验。 二、突出时代主题 (四)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结合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围绕 “我和我的祖国”“新时代 新作为”等主题开展演讲、征文、辩论等活动,帮助引导学生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理解,把握主要内容和思想精髓,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探索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或社团,积极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培训与研究。 (五)强化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持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和英雄模范教育,引导学生提升政治素养,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提升道德素养。 (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意识培育。加强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公祭仪式等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七)培育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学校教学全过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安排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培育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增强劳动情感。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充分利用企业文化资源,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敬业奉献、诚实守信、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等精神品格。 三、切实发挥思想政治课关键课程作用 (八)开齐开足开好思想政治课 中等职业学校应按照规定开足开齐开好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并按照规定选用国家统编教材。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开设学习专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关键课程作用。在其他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习实训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情况作为衡量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效果的重要标准。加强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九)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 各地在核定编制时要充分考虑思想政治课教师配备需求。各学校要配齐配足思想政治课教师,加大专职思想政治课教师配备力度。支持思想政治课教师开展学术交流、教学研修、实践锻炼等,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政治修养、理论素养和育人能力。按照教师比例核定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各类岗位占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岗位比例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把思想政治课教师作为学校干部队伍重要来源,学校党政管理干部原则上应有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或班主任工作经历。加大优秀思想政治课教师宣传力度,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十)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实效性 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创新,组织思想政治课教师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思想政治课学科带头人要在集体备课中发挥带头作用。教学创新团队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和鼓励教师采用体验式、讨论式、探究式、专题式等教学方法。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话语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运用青年学生易于接受的话语体系和活动方式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推广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建立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诊断和改进制度,健全完善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体系。 四、强化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 (十一)创新开展文明风采等活动 紧扣新时代主旋律,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深入推进活动育人。利用开学及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入党入团仪式以及民族传统节日、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等,深入开展“文明风采”活动,广泛举办校园技能文化节、劳动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做到“年年有计划、月月有主题、班班有活动、人人有参与”。 (十二)推动加强校企协同育人 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协同育人机制。充分挖掘和利用企业德育教育资源,鼓励引导校企共建德育实践基地。加强实习实训过程中的德育工作,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教育贯穿学生实训实习全过程,校企双方共同开展、共同评价。鼓励从产教融合型企业和校企合作企业中聘请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大国工匠、道德模范担任德育兼职导师。 (十三)建好用好网络德育阵地 拓展网络德育阵地,强化网络育人载体,提升学校应用新媒体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运用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以及“两微一端”新媒体手段,推动建设数字化德育平台,拓宽网络德育空间,扩大网络育人覆盖面。开发一批贴近学生实际、传播力感染力强的优质网络德育资源,探索构建区域职业学校德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机制。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强化网络舆论引导管控。利用网络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和自律,文明上网。及时发现和帮助网络成瘾学生。 (十四)强化学校文化育人功能 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做好文化育人顶层设计,凝炼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构建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专业办学特点以及学校优良传统的精神文化体系。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整体规划与建设,完善校园文化设备设施。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推动产业文化进教育、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打造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校文化系统。 (十五)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深入开展学习、签署、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活动,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规范。开展以热爱祖国、勤学苦练、尊重劳动、尊师孝亲、遵纪守法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的能力,增强国家观念、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向善向美、自尊自信、身心健康。增强家校联系,形成家校合力,引导学生加强视力保护、开展垃圾分类,培育良好行为习惯。通过文明礼仪、学习习惯、安全规范等的养成,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做人、做事的行为规范,立德成人、立志成才。 五、加强组织保障 (十六)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政府、社会共同育人。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完善“三全育人”机制。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访等形式,密切家校沟通合作,引导家长协同学校做好德育工作。学校主动联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及社会团体等,建立相互协作的社会教育网络,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十七)选优配强德育工作队伍 各地各校要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优化结构,选优配强,注重德育工作管理人员、班主任的选聘和培养培训。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德育工作队伍。推动建设名班主任工作室,广泛开展班主任业务能力提升活动,大力提升班主任的业务素养和育人能力。 (十八)加大工作保障力度 各地各校要将德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配备德育工作必需的场所、设施,配齐相应教育教学仪器设备,订阅必备的参考书、报刊杂志等,不断改善德育工作条件。强化德育研究,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德育科研队伍,把德育研究项目列入科研规划,探索新时代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德育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十九)创新德育工作评价方式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德育工作情况纳入学校督导内容,倡导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第三方评价以及教师、家长、企业参与的多主体评价机制。各学校要加强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其他课程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等的考核评价,作为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鼓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成效监测。探索建立适合中职生思想道德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将思想道德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反映学生成长实际状况。 六、加强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定期对学校党组织履行德育工作主体责任情况进行督导督查。 学校党组织要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将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总体规划,纳入党建述职评议。书记、校长作为德育工作、思想政治课建设第一责任人,带头推动思想政治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想政治课教师、带头走进课堂,每学期至少为学生上一次思想政治课或形势政策课。要明确一名校级领导分管德育工作,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其他班子成员结合业务分工抓好德育工作。学校领导班子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德育或思想政治课建设专题研究会议。要充分依靠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社区以及各种社会团体,并同所在地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等建立固定联系,协同推进加强学校党建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提升学校德育质量。 教育部办公厅 2019年11月20日
文章分类:
政策法规
|